-
小黄人肝移植项目2023年5月项反馈2023-06-122020年,中华儿慈会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附院”)、阿里巴巴公益三方联合发起“小黄人肝移植救助项目,依托阿里巴巴平台爱心商家的捐赠支持及浙大一附院专业成熟的肝移植团队,为全国范围内患胆道闭锁的困境患儿开展小儿肝移植手术,挽救一个个如花儿般灿烂的生命,为濒临崩溃的困难家庭送去温暖的帮助,帮助他们重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截止目前小黄人项目已是第三期。 2023年5月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平台xin益佰计划-小黄人肝移植救助项目共计收到爱心商家捐赠 3676354笔捐赠,共计收到 234,639.63元善款,非常感谢各位商家的帮助与支持。本月共计支出160万元,用于13名患儿完成手术,以下是患儿明细。小琳(化名),2016年出生在贵州岑巩县,2020年因肚子疼去检查发现异常,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肝硬化,当时检查加上治疗陆陆续续花费了几十万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患儿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没有工作,无力承担换肝费用,来到浙大一附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现已完成手术。 术前vs术后的(小琳)最后,非常感谢阿里巴巴公益提供了平台、感谢广大爱心企业、爱心网友的捐赠,让我们共同携手,助力公益前行!
-
《征帆吧!少年》携手科技筑梦专项基金共筑海洋梦,领航新征程2023-06-12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征帆吧!少年》公益项目发起人、活动主要组织者高铭远船长与中华儿慈会科技筑梦专项基金主任展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姚泓名博士及文宣办科普教育主要负责伙伴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
-
《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在北京未来剧院演出圆满落幕2023-06-11为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融合成长,由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剧光熠熠”项目联合斑马戏剧共同出品的《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于6月11日在北京未来剧院圆满落幕,为北京的观众奉献了四场精彩的演出,深受观众的喜爱。 本剧由杨红樱作品《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改编,演出将文学作品中的精髓以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用戏剧的形式唤起并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用艺术与人文的交融体现出的人性光辉。 《笑猫日记》是作家杨红樱女士的经典代表作品,受到千万小读者认可和喜爱,被家长与小读者称为“推开阅读与写作之门的宝典”。杨红樱女士6月10日也来到北京未来剧院观看了该剧,在话剧开场前为小朋友们送去了亲笔签名的《笑猫日记》。 儿童剧《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的演出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该剧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加乐意观看、记忆深刻,同时话剧演员们以专业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歌声给孩子和家长们呈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饕餮盛宴! 演出结束后,斑马戏剧创始人吴昊楠向观众朋友们分享了《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台前幕后的故事,并再一次对杨红樱女士和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剧光熠熠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卫中上台为杨红樱女士颁发慈善大使证书,并对《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中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表达了高度肯定。卫中副秘书长希望广大观众朋友们看完话剧之后能够对身边这样的特殊群体多一些关怀与帮助。 最后,《笑猫日记之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原作作者杨红樱女士为大家分享了故事创作的背后故事。在创作故事期间,杨红樱女士走访了很多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们深入的了解了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通过和医生交流后杨红樱女士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实际上和我们的孩子一样,都是最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其实无比丰富,对某一些事物有着很高的专注力,所以会比较容易沉溺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由于他们的专注,他们有时在一些领域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杨红樱女士想通过该剧向观众们传达:我们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我们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如果您也喜欢这部话剧如果您想看到更多聚焦儿童成长的话剧可以扫码支持我们哦~
-
公益研学营 | 探索山外世界 助梦儿童心愿2023-06-07
-
公益研学营 | 探索山外世界 助梦儿童心愿2023-06-07“老师,我看到小河的水是绿色的呀!大海真的是蓝色的吗?”“老师,我以后想考北大,北大什么样子啊?”“老师,在舞台上表演是什么感觉啊?”【公益创造营】里,孩子们有着各式各样奇妙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更是他们想走出大山去看看的愿望。“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项目联合天津市天士力公益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等爱心力量,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天使之爱·愈见美好行知研学营”,带领着他们去探索大山那边的未知世界。首次走出乡村,感触海河之滨5月26日,这支由10名甘肃镇原乡村小学生组成的“行知小先生”游学队伍,在获得当地教委批准后,开启了一场为期10天的“京津冀”公益实践活动。近两年,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项目的志愿团队多次前往甘肃,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镇原,开展了眼健康、艺术疗愈、融合教育等议题的实践活动。志愿老师的讲授中感受到孩子们心里多了一份期盼。课堂中,孩子们问到:“老师,我看到小河的水是绿色的呀!大海真的是蓝色的吗?”再多的描述,不如给予孩子们一次机会,走出巍巍黄土高原,亲眼见到大海的波澜壮阔。追梦的少年,承载着家人的嘱托、老师的鼓励,反复练习着他们的原创歌曲《致未来》,来到了海河之滨,参观了天津大剧院、科技馆等地标场所,并在天津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民警的陪同下游览了海河,实地感受水上治安巡逻出警过程,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到访百年学府,种下梦想种子5月2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静教授为参加“研学营”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公益课。课上,许静教授为乡村的孩子们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以及通俗易懂的健康传播知识,还特别讲述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美”追求,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孩子们对百年学府的人文魅力所深深吸引、无比崇敬。参观北大后,爱心音乐制作人邹頔、天士力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畇慧带领孩子们前往录音棚,现场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孩子们调整气息,更好地录制《致未来》歌曲。现场的轻松愉悦的教学,让音乐工作坊从镇原延续到北京,在原创的词曲中感受律动之美。枕着海风圆梦,让爱育见未来在感受了海河之滨的生机律动和祖国首都的磅礴魅力之后,“研学营”在儿童节当天,来到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河北秦皇岛。对于已经习惯了与山为伴的孩子们来说,海是他们的“梦”。孩子们如愿以偿地看到了海岸线上的日出,在沙滩和林间感受了自然与艺术的疗愈力量。在剧场舞台上为大小朋友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掌声与欢呼声交织,观众席上用手机组成了点点星光,在《童心公益音乐会》的旋律中与爱同频闪烁。本次“研学营”活动涵盖了健康科普、社会实践、艺术疗愈和自然体验等服务载体,是多家社会组织联动爱心力量在基层实践领域的融合协作,让乡村儿童通过健康服务、艺术参与、审美认知等方式感触美好,更多元地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暖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