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能教师,打造“四有”好老师——起点工程乡村幼儿园园长示范培训顺利开班2023-07-26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7月25日,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乡村幼儿园园长示范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开班。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起点工程项目代表黄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顾问吴圣谷、北京授渔计划公益促进中心项目部主任高海英以及来自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甘肃定西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的48名乡村幼儿园园长共同参加了开班仪式。吴圣谷在开班致辞中指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肩负着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学前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本次培训聚焦乡村学前教育短板,立足参训学员实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精准培训,全面助力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吴圣谷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项目代表黄婷提道,起点工程十年以来一直坚持创新驱动,专业引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源源不断为乡村幼儿教育事业助力,为乡村幼教量身打造系统、专业、科学的培训。希望每一位参训教师带着空杯的心态过来,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主动与专家老师们沟通交流,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回到幼儿园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与实践,助力乡村幼儿健康成长,为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黄婷北京授渔计划公益促进中心项目部主任高海英讲道,“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荣幸和各位老师相聚珠海,共叙乡村教育的情怀。培训正式开营离不开各方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各方对本次活动的辛苦付出与细致安排。未来也会发挥授渔计划优势联合更多优质资源服务乡村教育,和大家一起共同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高海英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金梅进行了《教育文化视角下幼儿园本土课程的建构》,提出本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本土文化的意义及元择,并深入讲解了建构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的路径。▲张金梅下午,我们走进了珠海市唐家湾中心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与交流,梁乐园长从“幼儿园育人环境质量的提升策略”出发,带领大家走进了生动有趣的微课堂,从育人环境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分析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梁乐▲学员合影本次起点幼儿班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由爱心企业幻方量化资助,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培训课程丰富,形式多样,聚焦参训教师的真实问题和困惑,通过专题讲座、参访观摩、主题沙龙等活动,帮助参训教师开拓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坚定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学而有所思,思而有所悟,悟而有所行。中华儿慈会起点工程将会持续赋能教师,助力乡村幼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参训教师
-
瞳爱7月刊 | @捐赠人,请查收义诊筛查报告啦~2023-07-24
-
探索帮扶模式 汇聚强大合力 | 最高人民法院帮扶办赴中华儿慈会交流指导2023-07-182023年7月17日下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为“中华儿慈会”)圆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圆梦”)与最高人民法院帮扶办携手举办针对困境儿童的定点支援帮扶会。最高法院帮扶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余沁洋,最高法院行装局财务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杨根,河南省宁陵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侯佳明,河南省睢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陈明,河南省睢县驻村第一书记、最高法院挂职干部王晨,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靳剑惠,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等相关人员出席本次交流会。会议现场随着过渡期后帮扶政策转型或退出,脱贫地区如何通过常态化帮扶和分类治理获得脱贫韧性、实现内生发展是亟需前瞻性研究的重大命题。河南省脱贫人口基数大,巩固拓展任务重,可以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次交流会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希望在圆梦与最高法帮扶办的共同努力下,从儿童救助的角度中切入,筑牢严防规模性返贫的“防火墙”。会议伊始,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靳剑惠向出席交流会的各位领导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介绍了中华儿慈会的情况:中华儿慈会至今成立12年,一直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宗旨,从医疗、教育、环境等各方面,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广大爱心人士和企业进行合作,协调全社会的力量服务处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目前在公益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在今天的交流会中可以深入了解最高法定点帮扶县的情况,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在服务好当地困境儿童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未成年人帮扶的道路。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靳剑惠发言随后,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介绍了圆梦的基本情况:圆梦项目组在过去,先后联合50家社会企业、6家社会团体、20多家机构和70余位爱心大使,业务领域聚焦关爱英烈子女、儿童友好行动与公益可持续、困境儿童守护等少年儿童议题,长期以来致力于关注防返贫促发展,以儿童长远发展为抓手,助力脱贫地区转向全面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帮扶困境儿童成长实现脱贫地区内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发言在了解中华儿慈会与圆梦项目组的情况后,最高法院帮扶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余沁洋表示,希望可以在与圆梦的合作中探索出一种适合地方困境儿童的公益道路,增进最高法定点帮扶县与圆梦项目组的了解与沟通,不仅能根据地方需求为孩子们提供精准的物质、精神帮扶,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公益行业,将社会中的爱心妥善的落实,真切的帮助孩子们走上更好的未来。最高法院帮扶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余沁洋发言河南省睢县驻村第一书记、最高法院挂职干部王晨介绍了自己所负责的村中的情况:目前村中留守儿童情况严重,比起在知识上的缺乏,课程多样性上的缺口更加严重,希望在未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圆梦的合作,在发放物资的基础上,为这些孩子们增加体育、美育的课外教育,帮助这些孩子们更加全面的发展。河南省睢县驻村第一书记、最高法院挂职干部王晨发言河南省宁陵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侯佳明介绍了宁陵县的具体情况,宁陵县是整个商丘县最困难的县,有73万的人口,学校多、人口基数大,县里的财政条件有限,学校的硬件条件面临着很多考验,尤其是在教学用品、体育用品、校服、图书、文具等方面有着需求,希望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缓解学校的压力,保护孩子受教育的相对公平。河南省宁陵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侯佳明发言河南省睢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陈明也介绍了睢县的具体情况,目前在睢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首要问题,县里的好学校人满为患,而村落中的学校硬件和软件都有所不足,许多学校面临着停校的危机,目前有1024多个留守儿童,而实际数量则可能更多,希望在与圆梦的合作中,帮助这些困难的孩子和学校,进行一些教学用具与体育用品的救助,为他们提升学习的质量。河南省睢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最高法院挂职干部陈明发言中华儿慈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在认真了解各个地方的情况后表示:在未来,我们将针对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通过普及图书角、落实教学物资、开办普法活动进校园、联合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等方法,希望可以在与最高法及地方政府的合作中,发挥各方优势,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发展的儿童公益道路,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的未来。在本次的交流会中,项目组切实的了解了地方的需求和困境,在不断的探索中,拓展帮扶领域,完善社会帮扶的大格局,汇聚强大合力,守护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end-
-
央视频直播 | 第二届儿童友好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总决赛2023-07-177月2日,四川省第二届儿童友好 “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总决赛在新津天府农博园融媒体中心上演并在央视频客户端少儿美育、直播双频道全程直播。同时,第三届儿童友好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文化故事公益演讲全国大赛暨“宝贝港湾”儿童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正式启动。央视频直播二维码扫码观看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千年的国粹,新时代应该用全新的方式去演绎那些经典中医故事,传播中医文化智慧。活动由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设计院、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四川省乡村发展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天府农业博览园管委会、成都市新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新津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中医诊所协会、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协办,秉正堂、承启堂、岷江书院、尚膳月禧中医月子中心、广盛原、四川修治堂药业有限公司、仁和中方、达州市巴山恒升中医馆、甘御兰集团联合协办,活动还得到了央视频客户端、儿童友好城市网、四川广播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金熊猫说教育》栏目组、四川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报道支持。活动面向3-12岁的少年儿童,亲子家庭自编自导自演诸多中医药典故,也有原创中医药绘本故事,通过语言、形体、戏剧、音乐等多种舞台表现形式,来呈现中医药文化内涵。本届大赛采取了线上线下征集作品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川渝和全国各地以及来自海外的中医药爱好者,共收到参赛作品5000余条,200多家亲子机构纷纷参与其中,辐射人群超过1000万,全网作品展播、新闻报道的浏览量达上亿人次。经过初赛、复赛的选拔,最终有51名选手脱颖而出,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经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十佳选手7名,41名优秀奖。活动还颁发了1000个中医药文化推广大使奖,以表彰优秀的中医药推广者和传播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艳,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贺雷,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杨梦,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四川省妇联省妇女儿童中心《分忧》杂志主编杜焱,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副会长陈明明,四川省乡村发展联合会文化专委会主任施文忠,成都市中医诊所协会会长易振策,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会长谢慧然出席了活动。中华儿慈会儿童友好行动主任章文涛发来贺信,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贺雷作了致辞。总决赛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贺雷,四川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虹,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主持教研室主任王雪玉洁,西华大学中药学教授、四川省科青联理事何宇新,成都市广播电台资深节目主持人刘洋,四川省文旅厅文旅宣传大使李伯清徒孙“四川爽妹儿”周怡爽,成都中医大硕士、中医非遗传承人、杨澜天下女人研习社四川发起人魏丹,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副会长王琨担任专家评委,另有三十名来自各中小学校校长和中医药行业代表组成的大众评审团参与现场打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贺雷在致辞中指出:能够在儿童时期接触学习中医药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儿童与儿童家庭的健康素养,还能培养正确的哲学观与世界观,树立文化自信。在未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宝贝港湾行动也会全力支持“小小郎中说”公益赛事在全国范围的开展,让更多的儿童与家庭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据总导演李琅介绍,组委会启动第三届全国大赛,也将陆续开展公益的中医药文化研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决赛作品还将继续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儿童友好城市网面向海内外展播。儿童友好“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了解了中医药知识,还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