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工作汇报2023-12-08
-
一场与红色革命老区的“重逢”2023-12-07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赴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延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任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延安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12月4-6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主办,延安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承办,中华儿慈会科技筑梦专项基金支持的“点亮科学火炬 筑梦科技未来”公益活动举行,为延安三所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博士课堂·同一堂课”走进延安科普教育公益活动现场精彩致辞:点亮“科学火炬”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王红霞做精彩致辞,对不远千里赴一场“科普”之约的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延新一小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博士课堂”成为孩子们梦想的摇篮,为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长大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科学 ”教育联盟秘书处代表、中华儿慈会科技筑梦专项基金负责人展老师致辞,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学校注入更多的科学活力,让同学们近距离与科学家交流,积极践行延安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火炬”。科普讲座:点燃“科技梦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课堂的博士老师们为学校师生带来精彩的科普讲座,围绕脑科学、碳中和、合成生物等科技前沿领域进行多方面讲解,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在生动形象的讲解中,在趣味多多的视频中,同学们感受着科技的神奇和魅力,每一个孩子的科学热情被激发,每一个孩子的科技之梦被点燃!王莹博士《低碳星球,有你有我》林雨晨博士《神奇大脑体验营》胡昱博士《你不知道的嗅觉》王莹博士《我们身边的微生物》科学实验:萌发“科学种子”科学不分国界,英雄出自少年。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的学生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科技小小辅导员讲解、科学小实验展示,从小爱科学,从小学科学,科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延新一小一直致力于培养厚植爱国情怀、心怀报国梦想的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圆每一个学生的科学梦。领导讲话:延续“科学精神”延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史仲琦上台讲话,他表示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博士课堂”优质资源共享,走进延安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希望学校继续加强科学教育,努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延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志权上台讲话,他对今天的科学公益活动予以高度的肯定,对做科普讲座的每一位老师予以衷心的感谢,为延新一小教育集团对于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做法点赞,希望我们今后会有更多的科技小达人涌现。科技赋能成长,创新驱动未来。本次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科学小实验等活动,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点燃了同学们小小的科学梦想,科学的火炬需要我们接力,美好的未来等待我们创造!
-
新教育新星点灯助学计划项目结项公告2023-12-06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联劝于2023年9月与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签订《童缘联合劝募计划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教育新星点灯助学计划项目。因执行方内部原因,无法继续合作,协议中所有合作条款都将停止,特此公告。
-
走进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用音乐,雕刻他们的童年时光2023-12-05雕刻时光,这个词来源于前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著作,他认为电影的唯一目标,就是将现实的时光雕刻在胶片中。然而对于存在视力障碍的孩子来说,声音则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最佳媒介。2023年12月4日,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项目携手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天津市天士力公益基金会、爱心音乐家邹頔来到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为这里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音乐课。音乐,是对“视”界的无限延展常闻言,语言的尽头是诗,诗的尽头是音乐,大自然赋予了音乐无限可能性。对存在视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声音和想象构建了他们“眼前”的世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叙述并没有因为视觉记忆而刻板化,反而突破了视觉的限制,描绘出了与众不同的场景。音乐课一开始,邹頔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各种各样的音效,用风雨雷电、辽阔海洋、山谷清泉、森林鹿鸣的声音,让孩子们感知四季。“最好的音乐老师就是大自然”邹頔老师如是说。她带着用果实制作的乐器让孩子们触摸,为孩子们讲述金、石、土、革、丝、竹、匏、木背后的传统文化与亲情故事。孩子们也根据不同的声音组合,描绘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一年四季创意景象。演奏,是对“自我”的自由表达在本次音乐课上,手碟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作为打击乐器,它不但能够打击节奏,还能演奏空灵缥缈的旋律。无需固定的曲谱,孩子们跟随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手指触碰在每一个位置,都能演奏出独特的曼妙乐章。性格迥异的孩子们都尝试着进行了“创作”,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充满质疑,有的大胆探索。有人说手碟里装着的,是人类触手可及的宇宙。而孩子们通过手碟表达的,则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倾诉。成长,是与自己和解,勇敢向前在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的校园里,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希望与活力。孩子们相互搀扶行走,自信地谈笑风生;有的孩子主动帮助老师贴起了“笛膜”,有的孩子与老师一起即兴创作,有的孩子表达着对未来的期望......这一切,都让我们重新审视着这个群体。视界,从来都不止意味着眼前看到了什么,而是自己的经历让他们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突然的变故、意外的人生虽然为他们带来过痛苦,但教育没有缺失,朋友没有缺席,家人老师的鼓励没有间断,各种学习的机会也始终伴随,都赋予这些孩子自信和勇气,让自己成为黯然世界里的那道光。公益,是捐赠者与受助人的共振11月中旬,爱心企业深圳雷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瞳爱救助项目捐赠善款,希望用于视障儿童的古风音乐教育。在收到善款之初,项目组是忐忑的,因为受限于视障儿童特殊的身体条件,中国传统的笛、萧、二胡、古琴、琵琶等乐器对孩子们来说,接受难度较大。为了让善款真正用到实处,项目组与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音乐家邹頔、爱心企业反复沟通,最终确定将这笔善款的用途变更为“艺术教育、学校建设及日常支出”,而乐器则选定了方便视障儿童使用的手碟、鼓、塤及少量竹笛。公益从来都不是一种傲慢的施舍,而是顾及他人需求和尊严的同频共振。捐赠人重视受助人的真正需求,受助人感觉到被尊重和满足,爱心才真的传递了出去。当孩子们沉醉于手碟的美妙音色,表示“我们想再多留一会儿,多学一些”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笃定:孩子们喜欢,一切就有意义。每个孩子都会长大,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特殊学校,三年五载只是人生中一段很短的路程。音乐或许难以改变他们的人生,但丰富的经历,却能让他们变得开阔。未来,瞳爱将与音乐教师团队一起,为孩子们持续开展音乐培训,用音乐记录他们成长的点滴,激发他们不为人知的潜能,为孩子们插上自信的翅膀,雕刻他们的童年时光。
-
童缘伙伴|节约用水,点滴做起——亿天使公益带领公益少年参观北京节水展馆2023-12-04为了将节水行动深入孩子们的心中,2023年11月26日,亿天使公益带领公益少年们走进北京市节水展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走进展馆,专业讲解老师带领同学们边参观边进行讲解,从世界水情到北京水情、从节水技术到节水成效,都给同学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与水展区专门设置了多个生活用水场景,一块牛肉、一个苹果,都是用一定量的水才形成的,这些水的用量直观的提醒着大家要保护地球水资源,而且要节约用水。在参观过程中,倒虹吸、漩涡、伯努利原理……缤纷水世界令孩子们大开眼界。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水资源的现状,更易理解的方式懂得珍惜水资源的重要。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开始了节水调查。他们带着节水调查问卷,走上街头,礼貌地询问路人对节水的看法和做法。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沟通协作能力,还对节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活动结束后,公益少年们纷纷表示,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学到了很多节水用水知识。以后一定树立良好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习惯。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都要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杜绝出现水长流现象,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节水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成为节水小达人,为地球献出一份力量! 2011年,中华儿慈会推出“童缘”少年儿童公益慈善资助项目(简称“童缘”自主项目),2012年4月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第七届中华慈善奖”,2021年项目升级为童缘联劝,以“资助” “联合劝募”的形式,支持儿童类公益项目发展,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2017年3月,北京中科亿天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加入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合劝募计划,开展“亿天使儿童成长计划”项目。带领儿童做公益发扬慈善义工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记录儿童公益行为,让时间见证孩子精彩的公益成长历程。 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我们真诚邀请广大爱心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入到爱心捐赠中来,共同携手,助力公益前行!邮箱:tongyuan@ccafc.org.cn电话:010-88851687(转)2130
-
童缘伙伴|蓝信封十五周年庆-寄往乡村的每一封书信,终有回响2023-12-042008年,我们写下了第一封信,寄给广东河源的乡村孩子,那时用的还是邮政信封,要贴上邮票去寄信,通信孩子总是忍不住跑去邮局等待。“你知道吗?我每天都会跑去邮局看一眼,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2017年,邮政时代逐渐退幕,线上邮筒时代开启,地域的限制打破,有更多的乡村孩子写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封信。“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能参加写信了呢!在信里,哥哥姐姐总会给我们附上他们生活的城市照片!”2023年,15年前,最早通信的一批孩子,现在早已经长大,有人迈入心仪的大学,有人已成家立业,撰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姐姐,我已经在大学上课了,学到了我曾经和你提起的法学。”曾经寄往远方乡村里的每一封书信,如今都得到了回响。这些声音正在告诉我们——“蓝信封的哥哥姐姐,我们长大了,如今的我回想起在蓝信封写信的那段时光,总会有无限的温暖。我想像你们一样,用自己的光去照亮更多人。”很幸运,蓝信封能成为孩子们人生旅程中的微光。而这份微光,是陪伴蓝信封一路走来的每一位月捐人、核心志愿者、九游app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通信大使积攒而成的。15年,又是一个新的启程。在此,我们诚邀您参与蓝信封十五周年庆活动,与长大的通信孩子一起,重游书信的历史轨迹——它关乎过去,见证当下,朝向未来。周年庆主会场4大城市,等你奔赴一场线下之约一条始于十五年前的时间轴将会分别在广州、杭州、北京、成都四大城市拉开。曾经的通信孩子来到现场,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听着从前的通信孩子娓娓道来时,你或许也能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你曾经留下的一盏灯。每个现场的四大互动区域里,我们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打卡集章环节等你来解锁,这些印章将见证了蓝信封的成长史,我们还会有3个隐藏印章等你来解锁!蓝信封15周年庆“书信回声计划”在今年的通信大使报名表单上,我们新增了一个“曾通信孩子”的选项,在最新录取的1万多名通信大使中就有80多名曾经通信孩子。我们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曾经的通信孩子与蓝信封重遇,同时我们也期待,把他们的6年、10年、15年的成长历程逐一写成故事。如果你也曾是蓝信封的通信孩子,欢迎你与我们联系(请添加微信:lanxinfengsq22),和我们讲述你的成长故事。蓝信封深知,从第1年到第15年,从第1封信到第100万封信,这背后不仅是蓝信封的努力,更是每一位通信孩子、乡村学校、书信老师、志愿者、九游app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这个冬天,诚邀您前来参与蓝信封15周年庆,未来的故事,我们希望继续与您共同书写! 2011年,中华儿慈会推出“童缘”少年儿童公益慈善资助项目(简称“童缘”自主项目),2012年4月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第七届中华慈善奖”,2021年项目升级为童缘联劝,以“资助” “联合劝募”的形式,支持儿童类公益项目发展,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2014年12月,由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与童缘合作发起,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陪伴和研究。蓝信封通过培训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长期(一年以上)的书信陪伴,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被编入《中国公益蓝皮书》专题案例,并在2017年入选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权益保护示范项目。 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我们真诚邀请广大爱心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入到爱心捐赠中来,共同携手,助力公益前行!邮箱:tongyuan@ccafc.org.cn电话:010-88851687(转)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