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飞:微公益,在路上2012-09-19编者按 2011年,中国的慈善事业遭受一连串信任危机的打击后,在暂时的低潮中开始了改革创新、迎向阳光的艰难旅程。其实,中国永远不缺乏爱心,缺乏的只是良好的爱心整合机制和勇于担当的人。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公益慈善行业浴火重生的路途中,新的、更具公信力的慈善形态层出不穷,善于整合慈善力量、敢于担当公益重任的慈善领军人物也不断涌现。本刊今起刊发“新慈善人物”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为这股承载中国慈善未来希望的清流鼓与呼。 借助微博等透明便捷的网络平台,聚集普通人微薄之力,以短平快的微小公益慈善项目为主打,“微公益”成功汇集无数爱心,一时间在中国公益慈善界占尽风流。谈到微公益,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邓飞。 2011年,《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成功发起“微博打拐”后,又在微博上发起声势更大的“免费午餐”项目,最终引来国家政策回应,今年他再次投身“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微公益行动。在网络时代引领一切的“@”大旗下,邓飞与微公益正书写着别样的爱心传奇。 “免费午餐”换来国家决策回应 2011年2月26日,邓飞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坐在身边的是来自贵州的支教老师小玉。她说起学校孩子们没有午饭吃,这使他陷入了沉思。正是这次思考,拉开了“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序幕。 2011年3月24日,邓飞发出一条微博:“25日将去贵州一悬崖下的乡村小学,当地学生无午餐,每天中午喝凉水充饥。我们尝试在该校建一个食堂,推动中国贫困山区的免费午餐计划。”这份提议很快得到《都市快报》、《黔中早报》等媒体的响应。 作为记者,邓飞没有用传统的报道方式将孩子们的境况写出来。他回忆说,“已经没有时间来写这个报道了”,因为他可以通过微博把看到的、想到的全部表现出来。“一路微博直播下来,社会爱心被迅速搅动起来,我们得到了捐款,得到了创意,得到了支持,我们开始被更大的公益力量包裹着、推动着。” 从那时候起,微博成为邓飞运作免费午餐项目的第一阵地,在这个众声喧哗的舞台上,他释放出如虹光芒,让微公益的热流维系起每一份关心贫困山区儿童的爱心。 从2011年4月2日全国第一个免费午餐项目在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启动,到2012年6月,共有163个学校、34000多个孩子享受到免费午餐。其中,更有1400多名志愿者参与,超过100万人捐款,捐款总额超过3500多万元。 免费午餐项目社会影响的持续发酵,引起国家对学生营养状况的高度重视。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此举普惠699个县、约2600万在校学生。 得知国家出台政策,邓飞又在思考如何使免费午餐更加完善:“免费午餐项目在国家介入之后继续前行,在和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稳健、高效、透明地执行,为国家营养改善项目提供参考。”他表示,在微公益的道路上,他会“继续领着免费午餐团队做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大病医保”再创微公益力作 免费午餐项目的成功让邓飞对微公益充满信心。但不久前,在一所施行免费午餐的学校里,邓飞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一些患病的孩子由于没钱接受医治,病情一点一点在恶化,得了大病只能在家等死或者残疾。“我们发现,帮他们买一份医疗保险,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邓飞再次想到求助微公益。 为了让乡村儿童病有所医,在他的呼吁和策动下,多名社会知名人士和媒体、单位联合发起“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为乡村大病儿童雪中送炭。 邓飞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大病医保”项目在今年7月18日正式启动,准备在全国8省市建立试点,目前正在湖北恩施鹤峰县开设试点,项目公益基金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组织执行运营。“让孩子们都有一份医疗保险,最高能得到20万的赔付。” 对于如何筹措资金,邓飞表示,“大病医保”着力推动三种模式:一是基金筹资,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儿童提供免费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二是政府出资主导,为指定地区儿童购买专业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服务;三是爱心企业出资,为指定地区儿童提供免费商业医疗保险服务。 与免费午餐一样,“大病医保”同样设立官方微博。有关募集基金、相关媒体报道、最新动态等信息在微博上公开透明,接受每一位爱心人士的监督。 邓飞预计,今年底前,“大病医保”将覆盖全国5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地区,约8万名适龄儿童受益。目前,邓飞正在忙于筹划9月23日的“大病医保”慈善拍卖晩会。为此,他在微博上大声呼吁:“9月23日晚,我们36位发起人将竭力集结尽量多良善资源,众志成城,筹集750万,给10万名孩子!” 集合众人微小之力量,微公益必有光明未来 事实上,在经历了信任危机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谋求转型发展颇为不易。而从微博打拐,到免费午餐,再到今天的“大病医保”,邓飞一系列的微公益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令人深思。 从官办慈善的自我革新,到非公募基金的审批权下放,再到民办非企业草根组织直接登记,公益回归民间本色的趋势日益显现。无疑,在此背景下,邓飞无愧于弄潮儿之称。 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微公益发源于微博,集合众人微小之力量,一起参与社会建设,让社会更美好。微公益将会成为中国民间公益中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支公益力量。” 邓飞也在不断思索新的实践形式对公益慈善的意义。他说,有了微博这样的联络工具,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实现人财物的整合。在信息透明度上,捐款者在微博上写出来,关注的人可以看到;受益学校也开设微博,将孩子们每餐吃什么、钱花到什么地方公布出来。只有得到了大家的充分信任之后,公益人才能够更好地改变身边的社会。(《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9期,记者 雷柳) 来源:半月谈 原文地址:http://dialogue.banyuetan.org/hst/120917/70805.shtml
-
关注云南彝良地震:捐200元就能解决一家人口粮2012-09-11彝良灾情牵动人心。这场地震不仅带来了较大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还有20余万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在无情的灾难面前,很多人选择了伸出援手。距离2000多公里外、身处北京的我们,能为彝良的同胞做些什么?动动手指,拿起电话,或是轻点鼠标,我们些许的善举就能给受灾的他们带来重建家园的勇气。 捐300元 就能为一家人提供必需品 9月7日云南彝良连续发生5级双震,在获悉当地数十万名群众受灾的消息后,当晚,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启动“中国扶贫基金会云南地震救援行动”,首批向云南地震灾区捐赠100万元救灾物资和资金。 记者获悉,基金会紧急救援部的工作人员已与彝良地方救灾九游app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彝良灾区启动了灾情及灾民需求的实地评估工作。同时,基金会向灾区紧急调拨的2000个紧急救援卫生包和10000条毛毯已在运往灾区的途中。 目前,在此前助学“爱心包裹”成功经验基础上,此次中国扶贫基金会继续采用包裹的形式号召社会各界向灾区捐赠物资,帮助当地受灾群众度过灾后生存关键期。据了解,救助包裹分成两个类型,一种是200元的捐助包裹,包裹可以满足一户受灾家庭一个月的基本口粮需要,其中包括大米和食用油;另外一种300元的家庭温暖包,可以为一户受灾家庭提供包括棉被、毛毯在内的多种生活必需品。 有捐助意向的市民可致电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救援项目捐赠热线:010-62561633(直线)询问相关情况。除了电话方式外,还可采用短信捐赠方式,即:手机短信发送“5紧急救援”到“10699999”即可捐赠5元;发送“910紧急救援”到“10699999”即可每月捐赠10元。 三类物资 灾区最急需 9月7日中午,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连续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引发当地山体崩塌灾害,主要交通干道、通信、水电受损,6650间房屋倒塌。灾害发生后第二天,中华儿慈会紧急召开会议部署赴灾区救援人员,并决定将5000个儿童生活包先运往灾区,解决儿童的基本生活问题。 据了解,彝良县是国家第二轮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地震发生后,北京蓝天救援队队长蓝天远山已携带破拆、净水、北斗等专业救援设备,在9月8日一早飞往昆明。壹基金等各地救援队伍也将陆续抵达灾区。 前方救援人员根据灾情评估和以往救灾经验总结出目前灾区紧急需求的物资类型为三类:一是基本保障物资,包括饮用水、食物、帐篷、棉被等(预计需求有效期3天)二是,生活物资,包括折叠床、炊具、手电、净水设备、发电机、防蚊虫用品、妇女卫生用品等。三是,医疗用品:血浆,外伤药具、腹泻药物、止痛药物、抗生素、消毒药品等。有意者可以根据灾区实际需要,进行捐赠。 不能让孩子们 顿顿吃土豆 本报讯(记者刘琳)“不让孩子餐餐吃土豆或饥饿!”“9-7”云南彝良发生强震后,煮土豆、吃方便面成了当地灾民的被迫选择。著名公益组织“免费午餐”紧急驰援灾区,开展“灾区午餐”,准备给当地灾民“尽快送进面食火腿等食物”。记者同时还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志愿者已经纷纷奔赴云南彝良灾区协助武警官兵抢险救灾。有参加抢险服务的志愿者,可联系彝良县指挥部(0870-5121888)或彝良县团县委,联系电话0870-5120592。 在时刻关注彝良当地救援进展的同时,9月8日,“免费午餐”在官方微博上表示,他们已经联系金龙鱼、中储粮等九游app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运粮,现在正在寻找彝良可以进行仓储和食堂的场地,并向广大网友征集资源线索。 免费午餐还号召网友们积极援助灾区,并公布了捐赠账号 汇款户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账号:0200337419000014555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中电财支行 留言灾区午餐,以及灾区午餐的监督电话。 本报记者刘琳 王琼 来源:北京晚报 原文地址:http://news.sohu.com/20120910/n352757283.shtml
-
“给孩子送双运动鞋”项目走进阿里2012-09-10由搜狐、中华儿慈会、崔永元“我的长征”团队发起的“给孩子送双运动鞋”项目日前走进在阿里。在阿里普兰县冈仁波齐神山脚下苹果小学,著名篮球明星王治郅和来自全国的参加冈仁波齐环山赛的志愿者们一起为孩子们发放运动鞋和篮球。该项目是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能穿上运动鞋,让孩子们去运动,锻炼身体,回馈社会。 王治郅为孩子们送鞋。摄影:王淑 阿里普兰县苹果小学共有186名学生,“给孩子送双运动鞋”项目组特地按照每个学生的鞋码大小,专门定制的运动鞋,希望每个孩子穿起舒适,快乐锻炼。这是“给孩子送双运动鞋”项目在西藏的第一站,接下来有机会王治郅等明星将继续行走西藏其他小学和边远山区。 王治郅向孩子们送篮球 摄影:王淑 仪式上,苹果小学的学生代表嘎吉、普布和扎西接受了王治郅赠送的篮球及运动鞋,扎西兴奋地告诉记者:“每天的课余时间终于可以和别的班级训练并比赛,感谢球星王叔叔给我们送来的篮球,真是让人太兴奋了,有机会我也想当一回明星”! 王治郅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摄影:王淑 来源:中国西藏网 原文地址:http://info.tibet.cn/news/index/xzyw/201209/t20120908_1776449_2.htm
-
山东男子携子进京求医2012-09-07上周,来自山东的小洪旭获得捐助来京治疗,目前情况比较稳定,但后续手术费用仍有缺口。2010年5月,不到半岁的昌洪旭和母亲在家中惨遭毒手,孩子头部受重创引起脑积水,母亲被杀害。两年以来,这个家庭为孩子看病先后花了20多万元,父亲昌先生一直不离不弃,甚至想过卖器官换钱。
-
河北赤城县:惠买商城爱心小学正式落成2012-09-059月2日,惠买商城爱心小学落成仪式暨开学典礼在河北赤城县三块石小学新校区隆重举行。惠买商城副总经理郝春涛先生、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义工联匡莉芳女士、乡镇领导及学校全体师生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
新华社报道:玉树孤儿返校2012-09-039月2日,孩子们走出北京站。 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孤儿救助项目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帮助下,22名回乡过暑假的玉树孤儿于9月2日乘坐t152次列车抵达北京。2010年5月至6月底,中华儿慈会孤儿救助项目先后将145名玉树孤儿接到北京,参加玉树儿童北京休养营活动。活动结束后,中华儿慈会根据孩子及其亲属的意见,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将他们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部分,分别安置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班、安徽蚌埠市美佛儿国际学校小学班、北京市北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班和高中班读书。新华社发(吴刚 摄) 9月2日,孩子们在车厢内唱歌。新华社发(吴刚 摄) 9月2日,仓加拉毛(右)与同伴趴在铺位上交谈。新华社发(吴刚 摄) 9月2日,志愿者达娃扎西抚摸生病的代青尕毛。新华社发(吴刚 摄) 来源:新华社 原文地址: http://www.gov.cn/jrzg/2012-09/03/content_2215626.htm